創意空間 創意思維

文章/相片來源: 香港設計中心:Unleash! Empowered by Design Thinking

快樂學習: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成年人可以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無過於一個快樂的童年。家長、老師、政府、甚至任何與孩子有關連的人,都可以為實現這目標而做點事。我們的孩子代表著我們對未來的希望。不幸的是,香港目前的情況並非如此。. 

根據瑪麗醫院於2018年7月至12月對2,038名家長和18名小學學校代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5%的家長就孩子面對的壓力給予7分或以上的評分,滿分為10分。超過一半的家長指出,他們的孩子每天必須花兩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完成家庭作業,而11.5%的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需花額外兩小時或以上來温書。

難怪,我們的孩子並不快樂,有些甚至討厭上學。

該項調查於2019年4月公佈,結果亦顯示香港兒童應有更多閒暇時間做他們想做的事及放鬆。他們需要空間享受自由,探索創造力。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於2018年12月向公眾開放位於屯門公園的一個共融遊樂場就是這樣一個空間。

公共空間發展與設計思維

這家公園是首個把「水」和「沙」兩項天然元素納入設計,為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兒童提供無障礙及共融遊樂設施的公園,是康文署與建築署合作的一個先導計劃,其設計概念源於「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獲獎作品。該比賽由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及香港園境師學會於2015年聯合舉辦。

康文署總康樂事務經理陳明昌表示:「在設計階段,我們收集了不同意見,並邀請一些來自《小小遊樂場專員培育計劃》的孩子共同設計。」

「我們還訪問了不同的學校,包括特殊教育學校,以收集學生的意見。」他說。

項目團隊採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方法,考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統籌新遊樂場的發展。在遊樂場內的不同遊樂區,可以找到以水和沙作主題的園區、設有搖擺旋轉的遊樂設施、攀爬塔、以及帶有敲擊和觸感功能的特殊活動裝置。這些設施也適合殘疾和自閉症兒童,包括為植入人工耳蝸的兒童提供的特殊金屬滑梯,為其他殘疾兒童提供的滾筒式和沿堤興建的滑梯,以及為自閉症兒童設置的牆壁,隧道和障礙物,以便讓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兒童可以享受遊戲的樂趣,同時學習不同的技能。

除了兒童設施外,園內更有兒童可和家長一起玩的設施。 例如,父母可以與孩子面對面地一起盪的親子鞦韆。

將學習帶回它所屬的地方

世界知名的教育與創意專家Ken Robinson爵士在他的著作「讓天賦自由」中說道:「事實是,就我們面臨的挑戰,我們並不需要改革教育制度,而是需要徹底改造它。關鍵不在如何把教育標準化,而在於怎樣把教育變得個人化,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個人才能,將學生置於一個他們能夠擁抱學習,自然地發現自己心中熱愛的環境中。」

也許我們都可以從他的話語中學到一些東西:學校是孩子們可以體驗學習樂趣的地方,而教育是他們探索創意潛能的過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