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師可以變成好老師

文章/相片來源: 香港設計中心:Unleash! Empowered by Design Thinking

創造創新者的三個要素

「從我採訪過的年輕創新者的生命裡,我發現了貫穿他們成長軌跡的共通點,就是從遊戲中激發出熱情,再從中尋獲人生的目標。 」世界著名的創新教育專家,也是 《創造創新者》一書的作者Tony Wagner這様說。根據Wagner,「遊戲、熱情、目標」這三個要素並非上天賦予,只祝福少數人,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敎育學習得到的行為,態度和心態。

對於致力培養世界所需的未來創新領導者的教育家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好消息。但正如Wagner所觀察到的那樣,現實情況是,創新者一向都非常罕見,而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又無法培養更多創新人才。

敎育的挑戰

香港科技集團Outblaz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蕭逸,身為三個孩子的父親,與Wagner一樣,擔心當前的教育制度,只強調死記硬背和標準測試,並沒有培育學生發展社會所需的技能。

他說:「我擔心的是,大多數的傳統教育制度,只注重死記、考試和大堆的功課等扼殺創造力的老方法,並沒有為孩子們的未來,一個以自動化為主導的未來(或稱第四次工業革命)做好準備。」

我們的世界變化如此之快,一些曾經被認為非常有市場價值的技能和專業資格現在已經受到質疑。從註冊會計到金融、法律到醫學等香港大多數年輕人都嚮往的工作,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在這種背景下,香港學生在21世紀這個顛覆的時代,如何能夠學到有用的技能,並可以保持好奇心和熱情去享受他們所學的東西?

他們需要一個另類的學習環境,一個源於不同教育理念的課程。

從科技人到教學者

道爾頓學習實驗室於2017年由蕭逸和兩位道爾頓學校創辦人聯合創立,為4至13歲兒童提供各種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 一 STEAM)的課後教育課程。實驗室重視促進擴散思維,專題研習,數碼技能,設計思維,協作和團隊精神,以及跨學科教育。為什麼Outblaze在開發企業通信系統,雲端技術和數碼娛樂軟件方面成績顯著,卻又想到進入教育的領域呢?

「Outblaze一直是先行者。我們相信藍海戰略,在新的市場中營運,增長的機會更有潛力。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已經看到移動遊戲市場正在飽和、競爭激烈,利潤率正在下降,它正在變成一片紅海。」Outblaze首席運營官陳立新解釋說。他於2000年加入公司,現在負責監督該實驗室的運作。他說:「STEAM教育市場前景光明,它與我們寓教於樂的軟件業務有很多協同效應。」

作為資深的科技人,蕭逸和陳立新都非常清楚當前的數碼衝擊和轉型對未來市場的影響,並且會需求那些技能。通過與道爾頓學校兩位創辦人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他們可以將數碼科技和教育兩個世界最好的東西結合起來,在STEAM教育和培養21世紀技能方面發揮作用。道爾頓學習實驗室證明了學習可以很有趣,既互動又有吸引力。

學習、遊戲、同理心

三年前,Outblaze從未考慮過與道爾頓學校两位創辦人建立合資企業,並讓其工程師擔任兒童班的導師。這一切都始於Outblaze管理層發現其寓教於樂的兒童軟件中的一些產品功能並未受到好評。他們深入了解後,發現他們的年輕工程師由於單身和無子女,在完全不瞭解用家的情況下獨立構建軟件,所以沒有足夠的洞察力去滿足孩子用家的需求。 Outblaze管理層尋求新方法,使他們的工程師對用家需求更加敏感,並強調要應用「設計思維」。

「我們聘請了教育顧問來培訓我們的工程師成為教師,這樣他們就可以更有效地與孩子們互動,從而了解孩子們對軟件的期望。我們還通過借鑒其他學科的技巧,為員工進行設計思維的內部培訓。然後我們讓這些訓練有素的工程師在早上開發軟件,在下午教孩子們如何使用他們製作的軟件學習。當孩子們發現他們的老師是軟件的創造者,都覺得很不可思議。」陳立新說。

孩子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問的問題,以及他們持續的專注力說明了產品的吸引力。通過與孩子們一起玩並觀察他們的反應,Outblaze工程師學會了如何為孩子譜寫出更有趣的教學軟件。這個安排其後演變至道爾頓學習實驗室的成立。滿足用家需求以建立更好寓教於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並通過遊戲使學習變得有趣,已成為道爾頓學習實驗室的核心競爭力。

儘管要證明Wagner的論點 :「 遊戲在小孩生命裏影響深遠,期後可以轉化為熱情,從而讓人找到人生目標。」,這可能仍言之尚早,但道爾頓學習實驗室已經向我們展示了工程師也可以成為優秀的教師。設計思維可能就是其中的秘方之一!

1. Kylie Knott, “Hong Kong tech guru’s after-school lab to help children prepare for a robotic future”. Post Magazine. 10 Oct 2017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