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學科, 經濟學擁有自身的歷史、理論傳統、關注範疇、重點概念、主要數據以及研究方法。同樣地, 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及政治學亦道如是。它們都有各自理解社會和世界的一套理論。在這世界裡, 人類與其行為的表現模式是主要的考慮。不過, 作為社會科學學科,它們都會著重量化分析及以實證作依據。當然,在各學科中也有持著以人文精神的角度來理解人性,不會單以科學的方法來解釋。
在經濟學裡, 我們主要考慮如何分配稀缺的資源來滿足人類的慾望和需要。 鑑於來源供應或生產有限, 資源是匱乏的。天然資源, 例如從土地或海洋底可獲得的礦物質及化石燃料, 並不是用之不竭的。環境污染也讓新鮮空氣及水源變得越來越難獲得和昂貴。
除了天然資源, 我們也要整合生產資源來製造産品和服務。這些資源(即土地、勞動力、資金、 創業家精神)是生產要素, 而生產要素也是有限的。舉例而言, 很多年輕人會從偏遠的內地村落遷到城市工作。因此, 村子裡年青勞動力不足, 難以吸引外商設廠。
由於資源缺乏, 創業家需解決三個基本問題, 以確保有效的資源分配:
● 為誰生產
● 生產什麼
● 如何生產
這三條問題可從經濟層次和創業家層次回答。對於中央計劃經濟而言, 這些答案是由中央政府或擁權者決定。對於由企業運營的自由經濟體, 卻是由個人決定。創業家要選擇用有限的資源去生產什麼物品。
作為創業家, 他需要了解願意購買商品或服務的目標顧客(為誰生產商品或服務)。隨著目標顧客的不同, 商品可以是消費商品或資本商品。消費商品是供家庭使用的, 而資本商品是供應給企業生產其他物品及服務用的。牙刷是消費商品, 而工廠裝配線的機器和工具則是資本商品。所以, 創業家需決定公司到底是售賣消費商品的BtoC(公司對消費者)還是售賣資本商品的BtoB(公司對公司)。創業家要確保價錢對目標顧客是負担得來, 也要保證公司有足夠的訂單。
新產品或服務的需求總是充滿未知數。作為創新的中介, 創業家需決定生產什麼產品或服務以收穫最高回報。由於資源稀少, 生產某樣物品就意味著放棄生產其他東西的機會。創業家會選擇生產帶來最大回報(相對放棄的機會成本而言)的物品或服務。
利潤是創業家面對風險的回報。
創業(entrepreneurship)是一個生產要素。他決定了如何組合其他生產要素, 如土地、勞動力和資金, 為現存市場引入創新或創造一個新市場。因為生產要素組合繁多, 創業家們需要有充足知識去列出他可有的創新和生産選擇。
根據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說法,創新帶來下面各種新組合:
1) 新產品或服務,2) 新生產方法,3) 新市場,4) 新原材料供應來源 , 和 5) 組織任何公司、行業或市場的新商業模式。對熊彼特來說,企業家的主要職能是將現有資源配置到“新組合”上,這就是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公司應從網上眾籌平台集資、銀行信貸額度、天使投資還是親友獲得資金? 所有生產是否都在公司內部進行, 還是把部分外判給承包商? 那部分應被外判?生產應是高度自動化還是由人手操作? 生產應在香港或是在租金和工資較低的內地偏遠地區? 遙距生產是否可能? 要回答這些問題, 我們要知道可替代的選擇和相關費用以作直接比較。成本效益分析對決定總利潤是否超過總開支很有幫助。
盈虧平衡點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非常重要。盈虧平衡點是指總收入和總開支的交匯點。我們要畫出總收入線和總開支線去找出重疊處。總收入線是按生產單位數量及不同定價繪製的, 而總支出線則按總開支(固定成本加可變成本)及生產數量畫出。平衡點以上的區域代表著總收入多於總開銷, 亦即有利潤。
固定成本是生產招致的開支, 和生產數量無關。例如, 租金被視為一種固定成本, 因為它的金額與生產的數量並無關聯。另一方面, 可變成本是指每多生產一個單位所要花的成本。材料是它的其中一種。每增加一個生產單位都會消耗額外的材料。
沉沒成本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技術一旦被對手申請專利, 科技的研發開支便會成為沈沒成本。這是因為專利會阻礙後來者把技術商品化。
邊際成本是指每一新增生產的産品為總成本所帶來的额外成本。但對資訊產品而言,固定成本很高,但變動及邊際成本很低,差點可以達到零的水平。所以用成本定價,會對如軟件及数碼內容等產品不管用,用對客户的價值來定價較為可取。
扼要
1.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學科。它主要探討匱乏資源的分配以滿足人類的慾望和需要。
2. 創業家需要決定如何組合生產資源, 如土地、勞動力及資金, 為市場迎來創新, 並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
3. 創業家像經濟體一樣, 要回應三大經濟問題:為誰生產、生產什麼、如何生產。
4. 創業家通過創新在產品、生產過程、市場、原材料和商業模式方面創造新的組合。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5. 對創業家而言, 機會成本牽涉投資回報及其他放棄了的選項的比較。
6. 利潤是創業家面對風險的回報。
7. 盈虧平衡點以上的區域對成本利潤分析非常重要, 因為它反映總收入多於總開支。
8. 總開支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企業家也會在生產時考慮沉沒成本, 因為它不能被收回。
問題
1. 網上的內容非常豐富, 那什麼資源變得稀少呢?
2. 社會創業家不會為利益最大化而放棄他們的社會任務。這對資源分配有什麼暗示?
3. 一個開發網上學習平台的創業家, 他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4. 網絡遊戲的固定成本和沈沒成本分別是什麼? 遊戲開發商在進入市場時要承擔什麼風
險?